此方备汗吐下三法,故邪在表宜汗,在上宜吐,在里宜下;若在半表半里,则从中治,宜和解。本方加人参、远志、枣仁、熟地,名十味温胆汤∶治梦遗惊惕。
是方也,川芎、麻黄、干葛、升麻、白芷、紫苏、而甘草者,所以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。盖姜、葱能通腠理,作汤以蒸之,则表疏而汗易泄,乃外合之兵也。
虽然,张机氏立是方,以治少阴、厥阴之寒也固矣,不又曰少阴病吐利烦躁四逆者死乎?脾中有湿则生痰,病不由于脾,故无痰;肺中有火则咳,病本于肺,火盛则津枯,故干咳。
本方合二陈加藿香,名除湿汤∶治伤湿腹痛,身重足软,大便溏泻。经曰∶浊阴归六腑,是也。
《内经》曰∶谷气通于脾,故山谷之气,感则坏人脾。今湿流关节,非前药所宜矣。
猪胆能泽大肠,入醋能敛肠液,故便难者得之则易。在骨髓者,非柴胡不除;则柴胡亦有退骨蒸之力矣,况有滋补之药以辅之乎。